Slide
Slide
Slide
Hitachi_AI_HCI
Hitachi_HCI
HC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科技轉移

HK-TECH-300
今次「HK Tech 300」參與包括學生、校友、研究人員,城大各個創業項目

電腦J手記

本星期城大公佈撥出5億港元推行大型創新創業計畫「HK Tech 300」,擬3年內成立300間初創企業,平均每年推動100家初創;其他大學中人懷疑,有無咁多?

大學推動初創,原因之一係大學有唔少知識產權IP;據講城大注冊專利數量,更係全城最多,除咗城大學生創業,亦有不少研究計畫,亦可以商業化。雖然好多專利可能無乜價值,但300家創業則唔係無可能。

近年中大、科大、港大有唔少創業計畫,成功將大學IP研究,變成商業項目,城大推動類似項目,更多科研人員投入,有助提高城大研究氣氛。

今次「HK Tech 300」 鼓勵包括學生、校友、研究人員參與,甚至購買城大各項IP;城大各個創業項目,以往最有名氣可能係「水中銀」;今次城大介紹多個科究項目,不乏國際先進水平,甚至6G研究,大學排名不斷上升,可喜可賀。

以往大學IP商業轉化,必經科技轉移(Technology Transfer)部門,本港科技轉移最出色,可算香港科技大學,第一個案例,係經營互聯網項目嘅SuperNet,曾獲科技轉移處大力支持。而科大畢業生汪滔,創辦大疆創新舉世知名;李澤湘教授更可以講係科大嘅伯樂,除咗培養汪滔,亦提攜不少後進,有份創辦「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發掘唔少成功項目。

「HK Tech 300」鼓勵學生、校友、研究人員利用大學IP創業,並在過程給予支持,創科署向大學亦有TSSSU基金創業,加上各個創業園區支援初創,其實同時可申請多項資金,不過創業失敗機會相當高,即使有多個資金來源,亦唔一定成功。

科研人員開發IP,利用大學研究資源,以往大學傾向收取專利,結果有時太高,反不利研究人員創業。此外,大學科技轉移過程複雜,由教授創業成功率不高,近年大學透過兩個初創生態圈,幫手轉化大學科研,亦取得一定成功,亦推動轉移IP往商界。

大學主動加強科技轉移,理工大學據聞聘請科學園前高層過檔,城大亦已加強陣容,加強科技轉移能力,未來嘅IP轉移,應會愈來愈簡單。以前大學對IP價值估算,有時未必接近現實,從 IP到商業產品,又可能有一段長路要走。

HK-TECH-300
「HK Tech 300」,擬3年內成立300間初創企業。

城大率先主動鼓勵外間採用IP,又出書刊,介紹研究領域,如果收取費用合理,相信有更多人願意採用。本港大學研究質素高,大學鼓勵研究人員轉化IP創業,要畀研究人員更大自由度,轉移時唔好錙銖必較,莫講300家初創,3000家都有可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