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型受害者 (Aggressive Victim)

基本理念

研究指出,當一位孩童被攻擊後,他成為攻擊型受害者或退縮型的受害者機會率參半 (Perry, Kusel, & Perry, 1998)。Brockenbrough、Cornell和Loper (2002) 的研究結果顯示,約有30%被欺凌的初中學童會持有攻擊傾向,他們會使用武力來作出報復,成為攻擊型受害者。由於受到別人欺凌或傷害,攻擊型受害者顯得格外焦慮和緊張,並且存有報復的念頭(Olweus, 1995; Schwartz, Dodge, Pettit, & Bates, 1997)。

特點

研究指出,攻擊型受害者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Self-control; Schwartz, Proctor & Chien, 2001),相比於操控型攻擊者,他們的怒氣較易被激發。如果情況持續嚴重下去,會形成認知結構上的扭曲,產生偏差和解讀錯誤,漸漸變成反應型攻擊者。

攻擊型受害者比退縮型受害者較多收藏攻擊性武器或玩具,亦較多與人發生爭吵或打鬧事件。部份會禁不住即時以暴力方式作出反擊,所以經常被人誤認為攻擊者,受到處罰。就算他們是受到欺凌的一群,在同儕或師生之間,也較退縮型受害者得到較少的接納和同情,不受同儕歡迎,受到同輩排斥的指數是兩類攻擊者和兩類受害者中最高的 (Schwartz, 2000)。攻擊型受害者對自我的評價很低,認為自己不及別人吸引和突出,經常焦慮和急躁。相信與其他人相比,他們是不快樂的一群 (O'Moore & Kirkham, 2001)。另外,有學者發現攻擊型受害者較欺凌者及受害者有更多焦慮症狀 (Duncan, 1999)。此外, 有研究亦發現攻擊型受害者傾向歸因於外在因素(例如: 運氣),這反映出他們傾向逃避責任 (Georgiou & Stavrinides, 2008)。

家庭背景

攻擊型受害者的父母,其中一方可能過份保護孩童,而配偶則採取放任、不理會的管教模式,以致令子女未學會獨立自主,及如何使用正確的途徑來保護自己 (Bowers, Smith, & Binney, 1994)。

研究指出,有暴力行為的女生,其家長傾向只會在女兒首次求助時給予意見,這代表女兒經常得不到幫助 (Laura, Irma, Ritva-Liisa & Liisa, 1998)。女兒長期缺乏父母的回應,因而形成長期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Insecur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在這種關係中,家長對待子女時,經常忽冷忽熱,態度和表達的內容模稜兩可。在缺乏父母的欣賞和肯定,子女缺乏自信,長大後對他人也較為猜疑,不容易與其他人建立信任關係。

負面影響

攻擊型受害者無論對環境、他人和自己都缺乏信心,形成很大的不安感覺,有較沉重的焦慮感和出現身心症 (Psychosomatic Symptoms) 的症狀。他們可能會出現飲食失調 (Eating Disorder),以及引發精神病 (Kaltiala-Heino et al., 2000)。追蹤研究發現,他們進入成人階段後,不少會出現心理和精神病的症狀 (Kumpulainen & Rasanen, 2000)。此外,攻擊型受害者亦較大機會有自殺傾向 (Klomek, Marrocco, Kleinman, Schonfeld & Gould, 2007) 。另外, 有研究亦發現攻擊型受害者較大機會涉及高危活動, 包括吸煙及酗酒 (NICHD, 2001)。

實例

阿堅(假名)是一名就讀於男校的中一男生,身材矮小瘦弱。阿堅的同學經常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嘲笑他是「狗」,又大力拍打他的手臂及頭,無故畫花他的書本等,可見阿堅在學校經常受到肢體及言語欺凌。當他在小組中分享被欺凌的經驗時,他的情緒會變得憤怒,並表露他不信任別人的態度。

有一次,他告訴老師在課堂上被欺凌的情況,老師表示沒有察覺到。但阿堅認為自己坐在全行的第一個座位,老師應能察覺他的情況,認為老師只是視而不見。在小組中,他認為只要有一位同學取笑他,其他同學也會跟著取笑他及看不起自己。他表示只有患重病的人才值得相信,因為他們不能夠傷害自己。

阿堅在小組中透露,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在學校內遇到經常欺凌他們的那位同學,阿堅便游說他的朋友一同打他。他相信只有打他,對方才會停止欺凌他。就算自己因此被記過也在所不惜。他說:「唯有把事情搞大,老師才會行動,就算我要記大過,只要對方要記小過,便不要緊了!」但朋友臨時表示沒有信心,阿堅亦因此放棄報復行動,可見他對自己自信不足。

但另一方面,阿堅亦認為操行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他認為操行反映他的品格,品格比學業成績更重要,他不希望因為操行差劣而對自己的前程有所影響。從阿堅的經驗中,可見他對欺凌他的人有報復的傾向,他相信以暴易暴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但他同時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此外,他亦重視道德規範,所以當他面對被欺凌的情況時,會經常掙扎於遵守道德規範與以暴易暴的思想衝激之間,情緒混亂而矛盾。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