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個案輔導(老師篇)

介紹

老師常是欺淩事件的第一發現者,所以在老師處理方法的部分,就分別發現欺凌事件時即場的反應;即場調停後,如何如相關學生傾談以深入了解及處理事件;加上之怎樣繼續跟進學生,以改善學生個人的情況。另外,亦包括如何從整體同學入手,以改善校內的文化和氣氛,改善同學之間的關係,以協助老師面對全班甚至全校的欺凌問題。

操控型攻擊者

搶電話事件

阿慧是校內的惡霸,一天在校內發現內向的同學在校園一角看電話,經小心計算後,就安排同黨一起戲弄她,搶她的電話來拋,結果掉在地上。之後老師發現了,都被她辯駁開脫了。

阿慧的考慮和行動
認知
  • 計畫周詳: 安排人手確保安全,再作行動
  • 以個人利益為目標 : 為了自己的快樂和喜好
  • 擅於評估攻擊行為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想到把電話賣掉也不會得到很多利益,而把事情弄大會對自己不利
  • 忽略自己可能會承受的負面後果: 沒想過老師會發現及作出跟進,認為自己一定能夠成功開脫
情緒
  • 冷靜理智: 被老師發現都不會慌張
  • 忽略其他人感受,欠缺同情心: 沒有理會其他同學的感受
行為
  • 喜歡挑戰權威: 令老師沒有自己辦法,感到很有成功感
  • 自我中心: 一切行動以自己的計算和利益作準,不會考慮他人的因素,自以為最有見地
社交
  • 作為首領,聯群結黨地行動: 與同黨一起行動,甚少單獨行動,有事發生也可以有同黨支援或頂罪
  • 要跟從者服從自己的意願和指示: 指揮同黨,就算他們表現不願意,也用不同的方法,威迫引誘說服對方跟從自己

對當事人即場處理(避免即場對質,個別地跟進事件)

  • 個別處理
  • 不當場斥責

因為操控型攻擊者的普遍很重視權力和面子,就算自知犯錯,也會因為群眾的壓力而作出否認或抗衡。所以不宜有其他同學存在時處理,也不宜當場斥責,留有餘地與學生獨立討論。

對當事人事後處理1(協助當事人了解事情的後果,承擔責任)

  • 點出學生真正意圖,停止學生辯駁
  • 解釋學生要負上的適當懲罰
  • 要學生承擔行為的後果

要讓操控型攻擊者知道老師能看出他們的真正意圖,不會被他們的狡辯所蒙騙,阻止他們推諉撒謊。
作出懲罰時,應對操控型攻擊者作出解釋,讓他們明白懲罰背後的根據和意義,避免對老師產生誤會及怨恨,建立負面的思想。懲罰的程度必須與學生所犯的過錯相符。這樣才會令學生「心服口服」。

對當事人的事後處理2(尋找其他能達到目的的正面方法)

  • 讓學生代入其他人的感受,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其他人的負面影響
  • 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嘗試於正面途徑中達到相同的目標

除了扣減操行分或留堂,老師亦可以安排其他種類的「懲罰」,讓學生能在受罰的同時,得到新的經驗或反思。如在留當時候與學生一同反思其行為的影響,或要求學生進行義務工作,為求在懲罰中讓學生嘗試一些他們有能力做到,但平日甚少機會嘗試的活動,使他們有機會在攻擊行為以外得到成功感,擴闊視野,以新經驗拆解他們的非理性想法。

對其他學生的處理(以現實事例,警惕負面行為的後果)

  • 令到學生真實地認識不良行為的後果

操控型攻擊者與周遭的同輩都價值觀會互相影響,互相感染及增強霸權及功利等不良的思想。所以要讓普遍的學生都真切地了解這些想法的嚴重影響,切身地反思個人想法的真確性,才可徹底地杜絕操控型攻擊者對其他學生的影響。在同輩中少了相類似想法的支持者,操控型攻擊者的影響力大減之下,可能會對個人的想法開始質疑,或因失去有利的情況下,放棄霸權等想法。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