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個案輔導(老師篇)

反應型攻擊者

疑似跌倒相片

一班同學在小息時看之前旅行的相片,談笑之間引起了阿偉的注意。到打過上課鐘聲之後,同學放輕了聲音又四處張望,阿偉禁不住怒火就以粗暴的行為對待同學,同學都感到莫明其妙。

阿偉的考慮和行動
認知
  • 收取外界的訊息不全面: 反應型攻擊者只專注於某一方面的官能去接收外界資訊,所以未能全面地了解事件的情況,阿偉就是只看到同學細聲講大聲笑的情況,而聽不到已經打了上堂鐘聲
  • 認知扭曲: 反應型攻擊者會把收到訊息扭曲,不能理解別人的本意,而解讀為負面及危險的意義。阿偉就扭曲了同學的動作,同學只是在分享旅行的快樂記憶的原意
  • 敵意歸因: 阿偉認為同學的說笑是對自己的一個威脅,認為他們行動除了取笑自己以外,還會煽動全班的同學取笑自己,把全部人都看成自己有惡意
  • 解難能力偏弱: 認為別人對自己有惡意,阿偉只有一個應付方法,就是本能地發洩出憤怒的情緒,不懂得以其他方式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情緒
  • 衝動: 未了解事情的真相就發脾氣
  • 情緒激動,容易失控: 不理有其他同學在場都作出攻擊性行為,不能控制怒火
行為
  • 對任何事物都有攻擊性: 對同學及桌椅動手動腳
  • 固執: 堅持要同學答允刪除照片及認定同學對自己有惡意
社交
  • 欠缺社交及溝通能力: 不懂得向同學表達自己的懷疑與感受,令別人感到不解
  • 社交上孤立和被排斥: 因預計不了阿偉的行動和看法,同學都不敢和阿偉相處,阿偉會被排斥在朋輩之間

對當事人的即場處理(冷靜學生情緒,離開現場)

  • 停止激動行為
  • 遠離刺激的環境和事物

因為阿偉的激烈行為可能會為同學或他自己帶來傷害,為控制場面,老師必須停止阿偉的激動行動。如雙方對峙中,老師可隔在兩人中間,令他們有所避忌;如只有一方情緒激動,可像片中岑老師的做法,請同學站到一旁,減少對阿偉的刺激。

對當事人的事後處理1(了解激動情緒的原因,承擔責任)

  • 了解激動反應的原因
  • 不只是批評行為,理解學生心情
  • 讓學生理解不需以暴力解決問題,承擔責罰

反應型攻擊者的激動情緒背後其實隱藏著對他們對事情的扭曲性理解。因為很少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他們,當有人關心令他們激動的原因,他們會感到被尊重,情緒較容易平伏。

之後,都要讓他知道他的行為並不為人所接納,也要為他的不當行為負上責任,如接受校規客觀定下的適當處分。這也是個讓反應型攻擊者學會應該怎樣解決問題。

對當事人的事後處理2(學習控制憤怒情緒,以減少攻擊行為)

  • 商討冷靜情緒的具體方法,當遇到激動情緒時運用
  • 回顧練習的成果,欣賞成功的地方

老師可以請學生回想自己認識的情緒控制方法,集合老師提供的更多冷靜情緒方式,擴闊學生認識的方法,繼而分享過去使用不同方法的經驗,來找出最適合學生個人性格和生活情況的冷靜情緒方法。如阿偉的視覺感觀比較強,所以看到同學的舉動就認定對方在取笑自己,如阿偉在當時可以把眼睛的注意力放到別處,或者離開現場,看不到那些情境時,可以較控制怒火。兩人可循這方向商討更具體可行的方案。

理解過較有效的冷靜情緒方法後,最重要的就是實行和回顧經驗。老師要有心理準備,因為激動行為是學生以往一向較為常用的解難方法,所以在情急之下,可能仍會為激動情緒所控制。只要不斷回顧檢討,繼續給予接納和支持,加以欣賞和肯定學生的付出,便有成功的機會。

對其他學生的處理(學習情緒管理技巧,讓學生學會接納他人)

  • 理解激動情緒的形成原因,減低對激動同學的反感
  • 讓同學有機會以不同方式幫助別人,加強班內的互助氣氛

要幫助反應型攻擊者改善思想和行為,重新融入同輩之間,需要他同學的接納和配合。要讓同學都認識激動情緒的形成原因和處理方法,更理解自己和他人,有防治的作用。隨著認識增加,接納程度也會提升,面對激動情緒場面就不會那麼不知所措,同學就可以在日常的接觸中幫助反應型攻擊者冷靜情緒,如留意到對方的生理反應(如出汗、面紅、緊握拳頭等)時,提議對方離開現場,提醒一起學習過的情緒控制方法,甚至買來冷飲讓反應型攻擊者冷靜一下。

得到同學的關心,令反應型攻擊者有機會體驗正常的社交生活,令他們更有動力堅持使用正面的處理情緒方法,以保持友誼。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