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年來第四人 發現海毛蟲新品種

邱建文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副系主任

恐怕沒有什麼比首次遇見有毒的生物更可怕了,但對生物學家來說可能是一件有趣的事,並且是一連串嚴謹而精密研究的開始。浸大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教授,在過去十年間已經發現了17個新物種。他關心社會,熱心解決生物相關的問題:2018年,他從報章上得悉本港泳灘爆發海毛蟲,便帶領研究團隊在鑑別物種之餘,成功發現並命名一種嶄新的海毛蟲物種;當他讀到關於本港珊瑚白化及被海膽侵食的消息時,便決心研究捕食者對本港珊瑚的危害,又因此而成功地發現三個「海兔」的新物種。邱教授擅於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社會問題,可謂「貼地」的生物學家。 

邱教授挑選了九種珊瑚品種,在實驗室測試牠們抵抗逆境的能力。

邱教授指海毛蟲雖並不美觀,卻是生態恢復的重要標誌。

2018年6月,本港屯門與荃灣的泳灘突然出現大批海毛蟲,螫傷了泳客並引起公眾恐慌,但沒有人知道這些海毛蟲屬於哪個物種。邱教授遂帶領研究小組從沙灘及淺海收集樣本,鑑別海毛蟲的品種。海毛蟲是環節動物,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水生態系統,屬「多毛綱」內的「仙蟲科」。每個體節都長有一對疣足(小腳),上面滿佈脆弱而空心的有毒剛毛。當人接觸到這種毒素,皮膚會紅腫及產生猶如火灼般的疼痛。

鑑別爆發的海毛蟲物種是有助研究其毒素的成份,是找出相應的治療方法的第一步。可是,海毛蟲屬下全球原有27個物種,鑑別並不容易。團隊首先確定標本的屬,然後便與整個屬的所有物種進行對照。可惜「海毛蟲屬下物種的文獻大多非常古老,大部分發表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描述十分簡略,增加了辨識的難度。」

hong kong island

邱教授稱,為確保研究準確,團隊從外國的博物館商借模式標本(即描述新物種時依據的原始標本)以作對照,結果發現收集到的標本包含兩個物種,其中一種於西貢橋咀洲的珊瑚群落沙底收集到的,是從未被確認過的新物種。由於牠身體每節都有兩個深色斑點,以一前一後的方式排列,邱教授因此為牠取名為「雙斑海毛蟲」。這是首個於香港命名的海毛蟲物種,同時亦是全球近百年來僅第四次發現海毛蟲新物種。

至於在爆發期間,團隊從荃灣兩個泳灘及吐露港的淺海水域收集到的海毛蟲樣本,翻查大量文獻,逐一比對27種海毛蟲圖片及樣本,並進行DNA序列比對,邱教授團隊發現樣本為1868年命名的「梯斑海毛蟲」。與雙斑海毛蟲不同,該物種每個體節背部的中央均有一個深色的Y形斑紋標記。團隊更在解剖後,詳盡描述是次發現的物種特徵,豐富了該物種的形態特徵記錄。

邱教授解釋,由於海毛蟲沒有直接的食用價值,因此從事海毛蟲研究的學者不多,但作為食物鏈的重要一環,其棲息生境一旦受到破壞,可能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發生劇變;而在研究生態恢復的成效時,海毛蟲是繁殖較快的底棲生物,是生態恢復的其中一個重要標誌。邱教授嘆道:「海毛蟲這類生物並不美觀,較少人留意,所以我很想幫牠們找出價值。」

File_017_0

邱教授研究團隊偶然發現了體積細小的海兔侵食珊瑚。

邱教授團隊近年一直從事氣候變化對南中國海珊瑚影響的研究。他們挑選了九種香港常見的珊瑚品種,在實驗室測試它們面對不同溫度和鹽度壓力下的存活能力以及生理變化(抵抗逆境能力),期望可預測南中國海珊瑚在全球變化下的贏家和輸家,從而幫助政府提高珊瑚保育的成效。在養殖珊瑚時,他們偶然地發現了一個新的珊瑚物種(目前正在描述)以及3個新的海兔物種,其中兩種的描繪已發表在學術期刊。

2018年,海毛蟲在本港泳灘爆發,有泳客被刺傷。

新品種「雙斑海毛蟲」

海兔色彩鮮艷,但和常見的珊瑚捕食性動物如鸚鵡魚相比,其體積較小,因此較少人留意它們對珊瑚的傷害。邱教授說:「學生們在養珊瑚做實驗時,有一天發現珊瑚死了,細察之下,才留意到有很多很細小的海兔吃了珊瑚,並且已經在珊瑚上產卵。」他會繼續研究本港的海兔數量、每隻海兔的珊瑚食量、會否只吃某一種的珊瑚以及有什麼天敵等,以期有效地控制它們對珊瑚的危害。

香港海域面積雖然很小,卻孕育近6,000個已知的海洋動植物物種,約為全中國已知海洋物種的四分之一。香港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生境異質性有關,但亦有賴一班像邱教授的海洋生物學家去發現牠們。

key_imageqi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