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海岸線 - 生態海堤提高生物多樣化

梁美儀 教授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香港有16%的海岸線屬於人工化海堤,不利海洋生物棲息,削弱了海岸生態系統。香港海洋生態學家、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教授,想出一條妙計,把屯門T-Park焚化爐棄置的灰燼及沉積物廢料物盡其用,升級再造成為環保生態磚,為現有的「石屎海堤」創造比較自然的生境,既解決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問題,又能改善生態,增加生物多樣性;海堤變為一條生態走廊,使海洋動植物能健康生長,為海洋生物提供糧食,也可成為育苗場增加漁業資源,一舉三得。

20200917_192845

Photo3_PR

人工生態組件的原貌(左)和置於海堤12個月後(右)的情況,可見有不少生物例如石鱉、海螺及帽貝依附在上面生長。
 

但梁教授強調,有生態海堤不代表可以隨意填海。相反,鑑於大灣區海岸線高達63%都建了人工海堤,對生態環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他相信,生態海堤的技術能應用於大灣區,作為生態修復的緩解方案。
 

Barnacles love to stay inside the hole of our eco-tile

Many cowrie gastropods living on our eco-fixtures

Dogwhelks laying eggs on our eco-fixture

Blenny fish loves the hole of our eco-fixture

「我本身不是做這領域,但好像是命運選了我。」梁教授從事環境毒理學研究25年,同時對海洋環境研究,包括污染、生態、生物多樣性、水質管理等,都有豐富的經驗。梁教授憶述,政府早於2016年進行有關生態海堤的可行性研究,並向他諮詢意見;適逢當時參與了「世界海港項目」測試人工生態磚塊組件,他便開始在香港測試其可行性,成功後更自行研發出本地適用的生態磚和其他組件。

沿海發展和填海工程令全球的人工海堤急增,以保護海岸線免受海浪衝擊、侵蝕及水浸,但其表面平滑,不利海洋生物寄居;日間退潮時也因曝露於空氣中及日照而變得極高溫,令許多潮間帶的海洋生物(包括屬濾食性動物、有助改善水質的蠔)均難以棲息,削弱了海岸生態系統。
 

梁美儀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測試「人工生態磚塊組件」,並安裝在大嶼山深水角和屯門樂安排的垂直海堤進行12個月的測試,結果發現海洋生物量急增高達4倍。該項技術可應用於香港現有的所有海堤,能改善香港人造海岸的海洋生態系統。研究成果亦以〈Provision of refugia and seeding with native bivalves can enhance biodiversity on vertical seawalls〉為題,在國際期刊《海洋污染簡報》上發表。這研究文章亦被歐盟《環境政策科學》評選為專題,為歐盟的環境政策提供參考。人工生態磚結合了「生態」與「工程」的原理,磚塊表面粗糙、具坑紋的設計,為較小的生物提供了遮蔭和縫隙的多元化生境及庇護所,從而吸引更多較大的生物如魚和蟹等,建立豐富的生態系統。

20191208_07L

蠔籠內放置的蠔和青口會攝食水中的微生藻和有機物,可淨化水體。

 

Key_Image_DCS7551-min

梁教授(右二)與他的團隊,(左起)羅智超、Thea Bradford及周嘉樂博士(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