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污染物成海洋大敌?威胁鲸豚与人类食物链

POPs CN

香港海域生活的鲸豚一直面临着健康威胁,而新兴有机污染物的涌现,可能导致人类食物链也受到污染。

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SKLMP)主任梁美仪教授联合SKLMP成员林群声教授,葛展荣博士以及阮悦斐博士,合作研究本地海洋哺乳类动物体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浓度及其长期变化,分别于今年5月及6月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研究团队最新发现,相比于已被立法管制而明显减少的多溴二苯醚(PBDEs),在香港搁浅的白海豚及江豚的肝脏和皮肤油脂样本中,新兴POPs如全氟/多氟烷基物质(PFAS)和卤代阻燃剂(HFRs)的浓度在全球则处于较高污染水平,可造成鲸豚生殖障碍等潜在健康风险。这些污染物浓度也会随着食物链逐级倍增,并最终在人体中积累。

团队的另一研究于2012至2018年间收集了25条白海豚及72条江豚组织样本做化学分析,结果发现,白海豚和江豚体内含有多种新兴有机化学品,当中2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全氟环己烷磺酸盐(PFECHS)和2,3,3,3-四氟-2-丙酸酯(HFPO- DA)的浓度,升幅分别为2.8倍及5.6倍。

如今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广泛使用,其中大部分仍未受到有效监管。这些新兴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可能比传统的POPs更为深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法律法规,最大程度降低此类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Related Studies:
PFASs: DOI Link
HFRs: DOI Link

New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