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戰西博士研究團隊研究成果

貴金屬基催化劑在化學工業中具有重要意 義。與非貴金屬基催化劑相比,貴金屬基 催化劑具有不可替代的催化活性、良好的 選擇性、使用安全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 常規熱催化反應和包括電催化二氧化碳還 原 (CO2RR)、NO3- 還原反應(NO3RR)以 及水分解在內的電化學催化反應中最重要的 材料。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開發了幾種用 於 CO2RR 的貴金屬基催化劑,它們在水系 CO2RR 和 Li-CO2 電池中都表現出非常好的 性能。

對於電催化 CO2RR,貴金屬(如 Ag、Au 和 Pd)是優異的催化劑,在水體系中具有可接 受的 CO 活性和選擇性。並且採用了許多不 同的方法來進一步提高其性能 [1][2]。非常規 性相金屬納米材料通常具有比常規相高得多 的內在催化活性 [3]。通過合理設計和精心製 備,我們製備了一系列具有非常規相的金屬 基催化劑。我們首次報導了具有 5- 巰基 -1- 甲基四唑 (MMT) 表面分子功能化的非常規相 4H/ 面心立方 (fcc) Au 納米棒,用於在工業 相關電流密度下實現高性能電化學 CO2RR, 如圖 1 所示 [4]。經 MMT 修飾的 4H/fcc Au 納米棒(表示為 4H/fcc Au-MMT)與初始油 胺 (OAm) 包覆的 4H/fcc Au 納米棒(表示為 4H/fcc Au-OAm)相比,在各種電位元和電 流密度下的 H 型池和流通池系統中表現出顯著增強的 CO2RR 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 工業相關的 200 mA cm-2 電流密度下,MMT 改性的 4H/fcc Au 納米棒表現出 95.6% 的出 色一氧化碳選擇性。此外,具有 MMT 衍生 物家族的 4H/fcc Au 納米棒的表面分子功能 化也可以顯著提高 CO2RR 性能。而且這種 簡便的表面分子功能化方法也可以推廣到傳 統的面心立方金納米材料。

Ru、Ir 和 Rh 是 Li-CO2 電池中 CO2RR 的有 效催化劑。 Li-CO2 電池被認為是具有碳中和 能力的下一代高性能能量轉換和存儲技術的 有希望的候選者。它不僅可以將二氧化碳還 原為碳,還可以為特定應用提供能量。通過 合理設計和精心準備,我們開發了一種可控 合成超薄二維 Ru-M(M = Co、Ni 和 Cu) 納米片(NSs)作為非質子 Li-CO2 電池正極 催化劑的通用方法,這些材料可以有效降低 充電電壓,如圖 2 所示 [5]。令人印象深刻的 是,RuCo NSs 的充電電壓和相應的過電位 分別為 3.74 V 和 0.94 V,遠低於 RuCo 納 米顆粒和裸碳納米管,也優於迄今為止大多 數已報導的用於 Li-CO2 電池的金屬和金屬基 催化劑。外 / 原位實驗研究和理論研究表明, RuCo NSs 可以通過促進對 Li 和 CO2 的吸 附以及通過面內 RuCo 合金活性位點增強與 Li2CO3 的電子相互作用來促進往返 CO2RR 和 CO2ER 動力學。

圖 1 4H/fcc Au-MMT 的製備方法和結構表徵。

此外,這些貴金屬物質還可用於通過形成串 聯催化劑或異質結構來調節銅基催化劑的選 擇性,特別是用於生產增值多碳產品(C2+)。 一般來說,Ag、Au 和 Pd 是 CO 選擇性催化 劑,Cu 可以更容易地將 CO 還原為多碳產 物。將貴金屬與 Cu 結合的串聯催化劑可以 降低 CO2RR 能壘,提高 C2+ 的活性和選擇 性。因此,通過合理控製表面活性劑和 Cu 前驅體的還原動力學,我們合成了三種具有 {100} 晶面的 Ag-Cu Janus 納米結構(JNS100), 如 圖 3 所 示 [6]。 這 些 Ag-Cu JNS100 是所有用於將 CO2 電化學還原為 C2+ 產 物的高選擇性串聯催化劑。令人印象深刻的 是,Cu 納米顆粒沿著銀納米立方體的一側 生長,這是第一個報導的立方體到立方體 Junus 結構。值得注意的是,Cu(100) 晶面 有利於 C2+ 產物的生產,因此新穎的 Janus 結構對 C2+ 產物表現出非常好的 CO2RR 性 能。特別是,Ag65–Cu35 JNS-100 可以有 效地實現對 C2H4 和 C2+ 產品分別達到 54% 和 72% 的優異法拉第效率。

總體來說,我們實現了非常規相 Au 基催化 劑、Ru-M 超薄納米片和 Ag-Cu 立方體對立 方體 Junus 結構的可控合成,並用於 CO2 還 原。貴金屬相工程不僅豐富了 CO2RR 及其 他領域的催化劑,還將激發材料科學和催化 科學的新理論 [7][8]。而將兩種或多種材料整 合在一起的異質納米結構的合理設計是提高 其性能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這將有助於結構 控制和界面工程的發展。材料的創新最終將 有助於化學及其他領域的實際應用。

圖 2 用於非質子 Li-CO2 電池的超薄 RuCo 合金納米片 的合成路線和結構表徵。

 

圖 3 Ag-Cu JNS-100 的合成方案和結構表徵。

參考文獻

1. Ma, Y, Wang, J, Yu, J, Zhou, J, Zhou, X, Li, H, He, Z, Long, H, Wang, Y, Lu, P, Yin, J, Sun, H, Zhang, Z & Fan, Z 2021,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etal material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Matter, vol. 4, no. 3, pp. 888-926.

2. Yu, J, Wang, J, Ma, Y, Zhou, J, Wang, Y, Lu, P, Yin, J, Ye, R, Zhu, Z & Fan, Z 2021, 'Recent Progresses in Electrochemical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on Copper-Based Catalysts towards Multicarbon Product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vol. 31, no. 37, 2102151.

3. Zhou, X, Ma, Y, Ge, Y, Zhu, S, Cui, Y, Chen, B, Liao, L, Yun, Q, He, Z, Long, H, Li, L, Huang, B, Luo, Q, Zhai, L, Wang, X, Bai, L, Wang, G, Guan, Z, Chen, Y, Lee, C-S, Wang, J, Ling, C, Shao, M, Fan, Z & Zhang, H 2022, 'Preparation of Au@Pd Core-Shell Nanorods with fcc-2H- fcc Heterophase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Alcohol Oxid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vol. 144, no. 1, pp. 547-555.

4. Wang, J, Yu, J, Sun, M, Liao, L, Zhang, Q, Zhai, L, Zhou, X, Li, L, Wang, G, Meng, F, Shen, D, Li, Z, Bao, H, Wang, Y, Zhou, J, Chen, Y, Niu, W, Huang, B, Gu, L, Lee, C-S & Fan, Z 2022, 'Surface Molecular Functionalization of Unusual Phase Metal Nano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under Industry-Relevant Current Density', Small, vol. 18, no. 11, 2106766.

5. Wang, Y, Zhou, J, Lin, C, Chen, B, Guan, Z, Ebrahim, AM, Qian, G, Ye, C, Chen, L, Ge, Y, Yun, Q, Wang, X, Zhou, X, Wang, G, Li, K, Lu, P, Ma, Y, Xiong, Y, Wang, T, Zheng, L, Chu, S, Chen, Y, Wang, B, Lee, C-S, Liu, Y, Zhang, Q & Fan, Z 2022, 'Decreasing the Overpotential of Aprotic Li-CO2 Batteries with the In-Plane Alloy Structure in Ultrathin 2D Ru-Based Nanosheet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6. Ma, Y, Yu, J, Sun, M, Chen, B, Zhou, X, Ye, C, Guan, Z, Guo, W, Wang, G, Lu, S, Xia, D, Wang, Y, He, Z, Zheng, L, Yun, Q, Wang, L, Zhou, J, Lu, P, Yin, J, Zhao, Y, Luo, Z, Zhai, L, Liao, L, Zhu, Z, Ye, R, Chen, Y, Lu, Y, Xi, S, Huang, B, Lee, C-S & Fan, Z 2022, 'Confined Growth of Silver–Copper Janus Nanostructures with {100} Facets for Highly Selective Tandem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Advanced Materials, vol. 34, no. 19, 2110607.

7. Lu, S, Liang, J, Long, H, Li, H, Zhou, X, He, Z, Chen, Y, Sun, H, Fan, Z & Zhang, H 2020, 'Crystal Phase Control of Gold Nanomaterials by WetChemical Synthesi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vol. 53, no. 10, pp. 2106−2118.

8. Li, H, Zhou, X, Zhai, W, Lu, S, Liang, J, He, Z, Long, H, Xiong, T, Sun, H, He, Q, Fan, Z & Zhang, H 2020, 'Phase Engineering of Nanomaterials for Clean Energy and Catalytic Application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vol. 10, no. 40, 20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