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虛擬大學園:深化城大與內地的合作

 

一直以來,地球給大氣層籠罩著,令天文學家難以觀察宇宙遠方的星球。幸而有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出現,才給天文學家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這座望遠鏡可說是我們探索宇宙的前哨站。工商企業發展處處長黃漢儀先生喜歡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作比喻,來形容城大於去年12月加入深圳虛擬大學園(以下稱大學園)的意義。

黃先生說:「對部分人來說,內地仍是遙遠而陌生的。」他負責的工商企業發展處,是透過與商界及校外聯繫;來推廣城大的研究成果。「深圳虛擬大學園可說是我們了解和發展內地及內地市場的前哨站。這個構思很好,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發展機會。」

座落深圳高科技工業園的大學園,是一個由海內外著名大學的研究及教學中心組成的聯合體。目前成員包括35所來自內地及香港(包括城大)的大學及17間海外大學。大學園提供了一扇窗口,協助學術研究成果應用在商業上,同時提供高水平的訓練,促進學術界與商界的合作與交流。

今年初,黃先生就可以在大學園進行培育的研究計劃,邀請校內同事提出建議。最後,城大共選出了三個應用研究範籌,分別是由電子工程學系嚴洪教授領導的資訊科技;生物及化學系方宏勳教授的生物科技及保健科學;以及實驗中心主任張熾堂博士的工業科技,進行培育。

每個獲選項目,頭兩年均會獲大學資助,其後就得自給自足。目前,大學指定撥款5,000萬港元在深圳的大學園發展應用研究。城大在大學園所設的辦事處將於7月正式投入服務。「我們須盡快為項目尋找投資者。」黃先生說:「不過,最重要的是,項目本身要有市場價值。我們希望花數年時間,培育出若干能獨立運作的公司。」

通往國內的橋頭堡
校長張信剛教授在去年12月20日與深圳市副市長郭榮俊先生,簽訂加盟大學園的協議。城大將會在大學園設立代表辦事處,作為在內地開展各項活*的統籌中心。這些活動將包括各類研究及開發計劃、由城大附屬及合營公司孕育的商業計劃、本校與內地其他機構的合作計劃、持續進修教育和專業訓練,以及將城大的研究實力,轉化為商業項目等。

加入虛擬大學的建議首先是由副校長(大學拓展)黃玉山教授提出,他表示,加入大學園有三個主要的理由。「第一,城大已有多名來自內地的科學家埋首不同的研究項目,但他們往往幾年後便離開城大,現在透過大學園,他們可以繼續與我們合作了。」

「其次,內地市場龐大,尤以高科技產品和服務業為然。透過大學園,我們可以更好地經營與開拓內地的市場。最後,內地在各個領域均人才濟濟,藉著在深圳從事研究與開發,城大可與內地保持更密切聯繫。」

黃教授負責大學園的整體項目,而另一位副校長(研究)鍾寶璇教授則專責大學園的研究運作。鍾教授形容城大在深圳的辦事處,為通往內地的橋頭堡。

他強調城大並非只是對高科技的研究發展項目感興趣。雖然目前的著眼點主要是城大的生物科技、資訊科技、電子工程,以至建築工程方面有潛質的項目,鍾教授希望將來透過本校享有盛名的互動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把涵蓋範圍推廣至商業項目。「我們最初可能集中在高科技方面,但大學園不會局限於這方面的發展。」鍾教授說:「我們也可以考慮在大學園裡成立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在這方面,城大的中國語言學研究所可能會感到興趣,應用社會科學系也可以考慮在深圳做些工作。」
城大已在大學園預留了一個200平方米的辦事處選址,並將在深圳招聘兩名員工,其中一位為辦公室主任已經聘用。下一步計劃擴充辦事處規模,拓展成一個研究及開發中心。

大學園迄今已訓練了800多名專才,來自十多個專業,包括電腦、電訊工程、綜合機械建築及電子、金融管理及工商管理。此外,大學園亦引入了逾60項高科技的研究成果,為深圳的高科技工業發展注入動力。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應力先生表示,大學園不光是網上教育的地方,也是一個提供不同程度培訓課程的教育場所。大學園主體建築物總面積為17,000平方米,設有演講室、閱讀室和會議室,連同服務設施、通訊網絡系統和科技工作坊等配套設備。大學園行政中心已跟當地三家銀行簽訂了協議,資助大學園的成員。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