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2010-11年度)

本年度的計畫旨在幫助小學的操控型攻擊者,共有三種不同的小組介入:學生小組、家長小組及親子平行小組。研究結果如下:

學生小組

學生問卷結果
量表

有效人數

平均數差異

t值
操控型攻擊行為
(RPQ: Proactive Aggression)
47 0.13 0.15
反應型攻擊行為
(RPQ: Reactive Aggression)
47 -2.38 -3.29**
**p<0.01

與小組開始前比較,學童完成小組後的反應型攻擊行為有顯著減少。

家長小組

學生問卷結果
量表

有效人數

平均數差異

t值
操控型攻擊行為
(RPQ: Proactive Aggression)
41 -0.66 -1.06
反應型攻擊行為
(RPQ: Reactive Aggression)
41 -1.93 -2.50*
*p<0.05

與家長參與小組前比較,小組結束後學童的反應型攻擊行為有顯著減少。

親子平行小組

學生問卷結果
量表

有效人數

平均數差異

t值
操控型攻擊行為
(RPQ: Proactive Aggression)
50 0.10 0.14
反應型攻擊行為
(RPQ: Reactive Aggression)
50 -2.49 -3.26**
**p<0.01

與小組開始前比較,小組結束後學童的反應型攻擊行為有顯著減少。

三種小組的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三種小組,包括學生、家長及親子平行小組都能即時減低操控型攻擊者的反應型攻擊行為。小組好像只能減少反應型攻擊行為而操控型攻擊行為則沒有任何改變。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根據以往本計畫的研究發現,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與操控型攻擊行為有著顯著的關係 (Fung, Raine, & Gao, 2009):

(一)年齡:控型攻擊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升高,但反應型攻擊指數則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因此,即使小組成效中的操控型攻擊行為未有消減,與小組前維持不變,但卻沒有跟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換句話說,即是於小組完結後,組員的操控型攻擊指數不會繼續嚴重下去,所以反映小組是可以抵禦操控型攻擊行為的發展。

(二)性別:根據同一研究結果顯示,男生比女生的操控型攻擊行為較為嚴重,亦有明顯的差別。由於男生的個子、身材隨著年歲的增長與操控型攻擊行為有著正向關係,所以男生的操控型攻擊行為較女生更難減低。根據本研究的有效小組組員的性別,分別有77%是男生,而23%是女生。所以,操控型攻擊行為於小組成效中表面好像沒有任何改變,但實際上,已反映男生於操控型攻擊指數發展中得已舒緩,逆轉了其繼續惡化的趨勢。

從以上的研究結果分析顯示,不論學生、家長及親子平行小組均能有效減低操控型攻擊者的攻擊行為。為了比較學生、家長及親子平行小組的成效,我們利用了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mixed ANOVA)。結果顯示,三種小組在減少攻擊行為方面並無顯著的差異。由此可見,不論介入學生、家長本身或親子形式進行小組輔導,都有相當顯著的成效。所以,本計畫鼓勵社工和輔導人員可任意選取哪一套教材套和對象作介入點均能得出相若的果效。

備注:由於輸入及分析數據需時,部分研究結果未能在此公佈。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